聯合國《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》報告顯示,2019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(帶電池或插頭的廢棄產品)總量達到了創紀錄的5360萬公噸,僅僅五年內就增長了21%。
報告預測,到2030年,全球電子廢棄物將達到7400萬噸,在短短16年內幾乎翻了一番。這使得電子廢棄物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生活垃圾,這一現象主要是由更高的電氣和電子設備消耗率、短生命周期和屈指可數的維修選擇所推動。
報告顯示,2019年只有17.4%的電子廢棄物被收集和回收。這意味著黃金、白銀、銅、鉑和其他高價值、可回收的材料大多被傾倒或焚燒,而不是被收集起來進行處理和再利用。保守估計,這些這回收的電子廢棄物的價值可達570億美元,超過大多數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。
報告指出,2019年,亞洲產生的電子廢棄物數量最多,約為2490萬噸,其次是美洲(1310萬噸)和歐洲(1200萬噸),而非洲和大洋洲分別產生了290萬噸和70萬噸。
報告強調,電子廢棄物危害健康和環境,含有有毒添加劑或汞等有害物質,會損害人腦和身體協調系統。
《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》報告是全球電子廢棄物統計伙伴關系(GESP)的合作產品。該伙伴關系由聯合國大學(UNU)、國際電信聯盟(ITU)和國際固體廢物協會(ISWA)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環境署)合作組建。
報告主要發現按人均計算,去年地球上每個男性、女性和兒童平均丟棄7.3公斤電子廢棄物。
歐洲人均電子廢棄物產生量排名全球第一,為16.2公斤。大洋洲名列第二(16.1公斤),其次是美洲(13.3公斤)。亞洲和非洲則要低得多:分別為5.6公斤和2.5公斤。
2019年的電子廢棄物主要包括小型設備、大型設備和溫度交換設備,其中包括屏幕和顯示器、小型IT和電信設備及燈具。